8月17日,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深圳市落幕。通过作品展示、现场答辩等环节,武汉大学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4项、“最佳路演奖”1项,徐逢秋、周立青获评“优秀指导教师”称号,学校获评“优秀组织单位”。


电子信息学院“APEX队”“微笑面对队”获得技术类开放命题全国一等奖,电气与自动化学院“赛尔光伏队”获技术类开放命题全国二等奖,电子信息学院“臭皮匠队”获技术类竞赛企业命题全国三等奖,信息管理学院“好运来队”、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“电极新材先锋队”、电气与自动化学院“绝缘监测冲冲冲队”获商业计划书团队奖全国三等奖,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“电极新材先锋队”获“最佳路演奖”。
“APEX队”由电子信息学院刘创业、陈勃然、王耕杰三位研究生组成,指导老师为周立青。该团队提出并研制了一套融合虚拟现实(XR)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数智具身平台——“探路者”。通过构建高精度实时数字孪生模型,引入基于第一人称视角的多模态交互方式,该作品实现了“人在环路、虚实联动”的协同机制,提升了远程操控的直观性与任务执行效率,降低了系统延迟,使具身智能在应急救援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。


“微笑面对队”由电子信息学院庞微、张涵、曾茜三位研究生组成,指导老师为徐逢秋、许贤泽。该团队研发的非接触式磁悬浮工作台,采用动圈式结构与斜向Comper磁体阵列设计,通过优化线圈拓扑结构及尺寸参数,结合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MPC算法,有效降低了动子自重、扩大了运动行程,使系统的定位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。该作品为超精密制造、高洁净环境等领域的装备升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。


据悉,本届参赛作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经济需要,呈现出理论水平高、交叉学科广、产业特色鲜明等特点,充分展现了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,体现了研究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和勇于创新的时代风貌。比赛共吸引来自全国333所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师生参赛,提交作品8228件。师生总数超过34000人,相比往届规模增长12%。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组织下,学校共有33支队伍报名参与校内选拔,7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。
供图: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:相茹
来源:武汉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