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留学“逃离”应试教育,能行吗?

用留学“逃离”应试教育,能行吗?

学长对出国留学来“逃离”应试教育的看法,大家一起来看看:

2011年,历经9年义务教育,加上高中3年寒窗苦读,我终于走进了高考考场。说来像是自夸,那时的我,无疑是应试教育体系下的一枚“优良产品”。不出所料,两个月后,我如期拿到了父母、老师和我自己心心念念的那张名校录取通知书,我的应试教育之路,至此总算抵达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尽头。

2015年,大学毕业,由于我的综合绩点未能排进年级前15%,我不幸与自认为能够拿到的保研机会失之交臂。当时,身边不乏有人劝我:当年高考那么难,我也考了下来,不如再卯一把劲,试着去考一考研。然而,我几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好言相劝,而是转头开始准备出境留学的申请,最终在不需要考试竞争的情况下,到另一片土地读了研。

今天的我,早已留学归来,成了一个工作数年的“社会人”。按理说,“应试教育”也好,“素质教育”也罢,这些让人耳朵起茧的大词,早该如流水一般和我的学生时代一同远去。然而,每当我在媒体上听到别人提起这些东西时,我都难免要打一个激灵——作为成长于世纪之交的“90后”,我实在太熟悉这两种看似彼此抵触、实则难舍难分的教育叙事。因此,当一些听起来煞有介事、实则全不靠谱的说法流行时,我只要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,便不难识破那些虚幻的妄言。

前两天,我打开微博,看到一个有2亿阅读量的热搜话题——#如何看待用留学逃离应试教育#。当时,我正靠在沙发上喝水,差点没一口喷出来。尽管点开话题,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在认真分享他们的观点,但作为一个有过相关经历打底的人,我却只觉得这个话题有点荒唐。

尽管在字面意义上,我似乎正是“留学逃离应试教育”典型——拒绝了考研,跑去申请留学。然而不论是我,还是我在留学时认识的其他朋友,没有谁是为了“逃离”什么,才跑到千里之外独自求学的。反过来说,就算真的有人天真地以为:只要出去留学,就能逃离所谓的“应试教育”,他们最终得到的也只会是现实迎面打来的一记闷棍,而绝不会不劳而获。

当我们讨论“应试教育”时,究竟在讨论什么?关于这件事,教育学者关心的可能是,向年轻人传递知识的方式,焦虑的家长们,则更在乎孩子能不能拿到高分。因此,在讨论“应试教育”时,最主要的两种声音,就是认为它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力,或是为提高成绩直接助力。

但是,作为一个在相关争议中长大、亲自体会过“应试教育”威力的人,我深刻地知道,学生对“应试教育”的体会,绝不单单是获取知识的形式或分数高低那么简单。对我们这些“应试专业户”而言,“应试教育”的真正本质,在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场又一场带有极强竞争性、筛选性的选拔考试。对学生而言,压力的来源从来都不是考试本身,而是考试背后优胜劣汰的社会逻辑。对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言,这样的现实逻辑或许显得有些残酷,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东西。而要改变这种现实逻辑,也远远不是“逃”到境外去留学那么简单。

从表面上看,去境外念本科不需要经历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的高考,留学读研也只需要申请,而不需要参加统一的考研。然而,没有形式上的统一考试,并不等于可以摆脱竞争。不论是同样以考试方式进行的SAT、托福、雅思、GRE等一系列水平考核,还是需要和众多其他竞争者一较高下的申请材料,本质上都不过是另外一种竞争。

或许我们听说过谁家孩子因为不想努力、学习成绩不好,只能跑去留学的故事,但大家常常忽略,在这些故事的另一面是:留学的目的地,其实也分好坏,那些只想逃避竞争的人,即便选择了留学,也不过是到外面去混个唬人的三流文凭,比在国内上个较差的大学强不了多少。

事实上,倘若以我学生时代流行的标准来看,至少在北京这样的城市,中小学教育在形式上早已不是“应试教育”,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,达到了那时的人们对“素质教育”的期待。在校园里,你很难再看到照本宣科的古板老师,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更是十分丰富。然而,正是在这种看似理想的环境下,家长和学生都陷入了远比我们那时痛苦的“内卷”,其本质不在于教育是否是为了应付考试,而在于年轻人最终要面临怎样的社会竞争。

远遁他乡去留学,或许可以让你“逃离”看厌了的家乡风景,“逃离”控制欲太强的家长,但就算到了天涯海角,年轻人终究无法逃过社会规律决定的社会竞争。如果一个人在留学时,仅仅把眼下的学习生活当成是逃避的出口,那么他无异于生活在由幻想组成的泡泡里,一旦毕业,这个泡泡破掉,里面的人只会摔得更惨。

对此,作为“过来人”,我想诚心告诫那些正在考虑留学的年轻人:如果你像我一样,希望看到不同的文化风景,选择另外一条竞争轨道,那么你大可以选择留学,但如果你只是想靠着留学逃离某些东西,那你的“梦想”大概率无法实现。

撰文/杨鑫宇
编辑/黄帅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